舌尖上的湘潭味記者探訪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
- 全文1660字閱讀約5分鐘 -
沙子嶺豬:舌尖上的“湘潭味”
點頭墨尾兩頭蓋
沙子嶺豬人人愛
作為享受“國?!贝龅纳匙訋X豬
如今又重回百姓的視野和餐桌中
沙子嶺豬。(資料圖)
沙子嶺豬是湘潭市的一張“金名片”,201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如何把沙子嶺豬及新品種的優質豬肉市場化,把資源優勢真正轉變為市場優勢?湘潭市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些“實招”。
由湘潭湘嶺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便是沙子嶺豬全產業鏈中的一環。
在位于雨湖區湘衡路湘潭水產科學研究所的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不僅可以看到萌萌的沙子嶺豬幼崽,還能全方面了解到沙子嶺豬的歷史文化和品嘗到正宗的沙子嶺豬“湘潭味”。
走進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門口的“嶺上豬欄屋”里,5頭萌萌的沙子嶺豬幼崽立即引來游客們爭相拍照。
憨態可掬的沙子嶺豬,吸引了不少游客。(記者 李新輝 攝)
憨厚可愛的沙子嶺豬搶食著新鮮菜葉,惹得在一旁觀察的小朋友們發出陣陣笑聲。除了可以和沙子嶺豬互動,園區還設有科普園地、文化市集、生態餐廳等,游客可以從多個方面認識和了解沙子嶺豬。
“試營業一年來,每天來參觀、體驗的顧客絡繹不絕,很多顧客甚至從長沙、株洲等地特意趕過來,就為了嘗一口沙子嶺豬的獨特風味?!薄柏i玀樂”沙子嶺豬主題文化餐廳負責人賓策說,沙子嶺豬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味道香甜,在市場很搶手。
為什么要開一家以沙子嶺豬為主題的餐廳?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賓策介紹,自己曾到緬甸經營餐飲業6年,走出去才發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文化底蘊的產品才能“拿得出手”。
之后,賓策回到湘潭。當時,湘潭正著力打造沙子嶺豬特色產業,通過全方面調研考察,賓策對享受“國?!贝龅纳匙訋X豬“動了心”。
湘潭市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沙子嶺豬肉做的紅燒肉。(資料圖)
“做好沙子嶺豬的宣傳與推廣,首先要打造沙子嶺豬的IP,讓文化先行?!辟e策說,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是在原水產科學研究所的基礎上改造而來,基本修舊如舊,保持了原來的面貌。
在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打造了精致的生態園,有荷塘、竹籬花苑,還有木欄豬舍;生態餐廳里,圖文并茂介紹了沙子嶺豬的餐飲民俗、烹飪傳統、美譽佳文。體驗園內的每一個細節,都體現出設計者的用心,如景觀、擺件、碗、茶杯等,都有沙子嶺豬的元素,讓你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體驗。
“在體驗園,游客可以做、吃、看、玩沙子嶺豬?!辟e策說,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占地75畝,旨在打造集沙子嶺豬食品加工廠、沙子嶺豬文化館、沙子嶺豬文化藝術走廊、“豬玀樂”沙子嶺豬主題文化餐廳以及配套網絡電商傳媒等為一體的沙子嶺豬一站式體驗中心,專注沙子嶺豬系列產品研發、銷售與推廣。
“家門口有個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不僅可以休閑娛樂,還能與朋友聚會一起品嘗獨特的‘湘潭味’,挺好的?!奔易∩白訋X社區的曠阿姨笑著說,平常還能帶孫子到體驗園游玩,大人小孩都喜歡。
湘潭市沙子嶺豬文化體驗園,小朋友在草坪上與沙子嶺豬互動。(資料圖)
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吳買生介紹,沙子嶺豬“點頭墨尾、無斑花、短嘴筒,蝴蝶耳、牛眼睛、筒子身、半腹肚”,體質相當結實。同時,還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等優良遺傳特性。近年來,湘潭市在全力克服非洲豬瘟疫情沖擊、保障市場豬肉穩定供應的同時,集聚各方資源,大力加強沙子嶺豬種質資源保護和種業創新,著力打造沙子嶺豬特色產業,帶動全市生豬產業提質升級,形成了多方共贏的基本格局。
10多年來,湘潭市不斷組織專家攻關,用好種質資源,成功培育出省內首個畜禽配套系“湘沙豬”,以開發促保種,沙子嶺豬種群擴大到近30萬頭。市政府每年拿出逾1000萬元,加快沙子嶺豬產業升級,基地布局從禁養區向適養區轉變,養殖方式從分散養殖向適度規模轉變,產業發展從單純養殖向全產業鏈轉變,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餐桌搞開發,沙子嶺豬“36變”,為打造優質湘豬產業集群提供了樣板和經驗。
來源:湘潭日報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希臺
編輯:郭娜
審核:翁靈娜 徐美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