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鞏固脫貧攻堅勝利成果,順利承啟鄉村振興新歷程,將致富產業作為關鍵支撐,為鄉村幸福生活和促產增收提供強勁助力是當下的首要任務。七百弄雞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的當地畜禽資源,以“短、平、快”特性在脫貧攻堅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F將七百弄雞養殖關鍵技術作詳細介紹。
1.1 品種特有、品質獨特,規?;l展群眾易于接受
根據布努瑤創世傳說,七百弄雞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養殖歷史悠久,主要分布于大化縣的七百弄、板升、雅龍等石山鄉鎮,核心產區位于七百弄鄉。由于七百弄雞養殖為生態放養,自然生長于空氣清新、生態優良、沒有任何工業污染的千山萬弄之間,平時主要以玉米、黃豆、紅薯、南瓜、火麻、菜葉等農副產品喂養,其品質獨特、肌肉結實、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健康養生,被稱為當地“土雞之王”,發展前景廣闊。而且大化縣大多數群眾有養殖七百弄雞傳統,將其作為主導產業進行規?;l展群眾基礎好,容易接受。
由于地理條件因素,大化縣素有大石山區和庫區之稱,自治縣第八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以發展“一只雞”產業解決群眾增收問題。確定以七百弄雞為山區群眾增收主導產業,主要基于大化縣山多地少、土地貧瘠、普遍缺水嚴重的現狀,種植業發展難以形成規模,七百弄雞在大化養殖有群眾基礎,而且全部為生態放養,養殖技術要求不高,對土地、水、糧食等資源需求也不大,普通的老百姓和石山區貧困群眾均可養殖,適合在石山地區發展。
大化縣冷鏈物流有限公司發揮自身國企優勢,與各養殖戶簽訂保價回收合同,通過自有屠宰場對七百弄雞進行屠宰及熟食加工,對不同客戶采用白條冰鮮或熟食加工進行區別銷售,產品銷至廣西區內外,有效減少了養殖戶市場風險的同時也讓養殖戶賣得出、賣得好價錢,特別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七百弄雞生長期短,一般5~6個月可出欄,分段式飼養,養殖戶每年可養殖兩批雞,是短期脫貧產業的較好選擇。由于七百弄雞品質好,市場價格比其他品種雞高,因此七百弄雞產業能夠確保山區群眾當年發展產業當年有收益。
為了提高山區群眾養殖成功率,七百弄雞采用集中脫溫后再發給群眾放養的分段飼養方式進行。
1)雞舍衛生:首先掃干凈雞舍屋頂、墻壁及保溫架上的灰塵和蜘蛛網,然后鏟干凈地面及運動場上的雞糞和雜物,最后再清掃一遍,用水清洗干凈。2)雞舍屋頂、墻壁和保溫架的消毒:用消毒藥水按說明書要求配好濃度對這些地方進行由上至下的消毒。3)地面消毒:用燒堿2.5 kg、生石灰10 kg、水50 kg混合在一起,潑灑地面和運動場以及雞舍內墻壁(地面以上最少50 cm)或用消毒水噴灑消毒3~7次。飼養用具的消毒、存放要規范。4)鞏固消毒:養殖前1周再消毒1次。5)用具消毒:所有用到的器具都清洗干凈后,消毒備用。清洗大水箱,疏通水管。6)進苗前3 d,需要用發煙類消毒藥熏蒸消毒1次,并在入苗前做好排除。
1)保溫舍的搭建有幾種不同的方法,而且冬天與夏天的搭法要求又不同。用彩條布或8C以上農膜搭建好規范的保溫棚,即高度1.7 m左右,平整而牢固,方便通風換氣操作。2)用泡沫板,頂用2 m×1 m,四周用1.6 m×1 m,外面隔50 cm再拉一層薄膜膠紙。3)保溫棚的搭建和密度參考表1。4)用木板或膠網把保溫室分成小卡,每卡保溫500~1 000羽雛雞,還有要預留25日齡的保溫面積,隨著雛雞不斷長大要不斷擴大保溫室。
1)在進苗前,夏天提前8~12 h要對保溫舍升溫預熱,冬天要提前24 h升溫預熱,令舍溫達到40℃左右,在雞苗到場前降低至35℃可以減少白痢的發生。2)進苗前6 h用燒水鍋燒好開水,放在干凈的水桶里(置涼40℃)備用,每1 000羽需用5~7.5 kg,在雞苗到場1 h后給雞苗開飲,連用5 d,對減少白痢效果明顯。3)通風換氣在換來新鮮空氣的同時排出有害氣體,換氣要保持溫度均衡,換氣的時間可以選在每天溫度最高的時候進行。4)保溫的要求:第1周的溫度要高一些,第1~3 d保持在35~36℃有利于蛋黃的吸收,第4~5 d保持在33~34℃,以后每周比上周降2℃,直至降到25℃左右,重點是看雞情況調整合適的溫度。5)嚴格按照免疫程序,按時、按質、按量地做好小雞疫苗接種工作,稀釋疫苗的冷開水不能含有任何消毒物質,也不能被塵埃和雜物污染過。稀釋好的疫苗要在1 h內用完。如果人力不足,可分幾次稀釋。接種疫苗后,要先把空疫苗瓶浸泡在消毒水中,然后再深埋,防止病毒擴散,污染雞舍及周圍環境。
1)帶雞消毒:疫苗前后1 d及開展免疫的當天(共3 d)不能安排帶雞消毒,中、大雞階段每天安排帶雞消毒不少于1回,每1周要對雞場內環境消毒安排不少于2回,氣溫較低時可以安排在中午進行消毒,注意不可打濕墊料,消毒水不能有刺激性,不可用高壓水槍對著雞直沖,要把噴頭向上,讓消毒水緩慢下降。2)飼料保存:飼料、農家五谷雜糧運回家后,要存放于單獨通風、能防老鼠的房間,底部用木頭或磚頭來架空,按井字行有序堆放,與墻面離30 cm,不能讓陽光直射,每次添新料時要先將舊料搬出外面,使用完舊料后再用新料。3)平地養殖中墊料使用前應放在太陽下暴曬,發霉的不能使用,以松軟、干爽、不結塊為標準。水壺下面和邊上的潮濕發臭的墊料要及時安排人員清除出去,換上新墊料。4)所有飲水器每天清洗1次,每周消毒2次,平時要經常調整飲水器的高度,保證雞群能正常飲到水,通過自動飲水線投喂藥物的,要在用藥前后對自動飲水線和飲水器進行清洗,禁止使用自動飲水線投喂疫苗。5)運動場要保證無積水,平時要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放牧,每周消毒不少于2次,運動場上不能堆放雞糞。
為了確保高品質的七百弄雞,項雞養殖150日齡以上出欄(含150日齡),分三階段使用不同的飼料進行喂養:
第一階段:45~64日齡喂中雞料(飼喂時間20 d);
第二階段:65~84日齡喂大雞料(飼喂時間20 d);
第三階段:85至150日齡以上,喂玉米、稻谷、豆類、米糠等農家五谷雜糧(有益菌發酵料),采用破粒飼喂方式,便于消化吸收(飼喂時間66 d)。
第一階段:在45~64日齡喂中雞料(飼喂時間20 d);
第二階段:65~84日齡喂大雞料(飼喂時間20 d);
第三階段:85~180日齡以上,喂玉米、稻谷、豆類、米糠等農家五谷雜糧(有益菌發酵料),采用破粒飼喂方式,便于消化吸收(飼喂時間96 d)。
喂養注意事項:換料時使用中藥飲水,對預防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禽出敗以及消化不良都有明顯效果。
飼養過程中養殖戶必須按照“無公害農產品”養殖標準進行飼養管理,對所有投入品進行記錄,不可喂用國家禁用的藥物,嚴格執行休藥期。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只有產業興旺,農村才能興旺。七百弄雞產業緊緊圍繞“樹品牌、打品質、擴規模、增收入”的發展思路,在鄉村振興的新戰役中推行“五統一”的發展模式,“五統”即:統一進苗購料、統一養殖技能、統一防疫服務、統一管護喂養、統一定價銷售。通過養殖技術標準化,提高產品質量,全面強化品牌競爭力,讓七百弄雞產業更好地帶動群眾增產增收,走上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之路。
作者:陸艷豐 李承章 李嵐 譚文寶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雞產業發展中心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羌圩鄉水產畜牧獸醫站
作者簡介:陸艷豐,1978年生,女,本科,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
譚文寶,1986年生,男,本科,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
|聲明: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或農兜會員發布,農兜只作為信息發布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任何圖片、內容、觀點等內容版權問題,如對內容有歧義,可第一時間聯系本站管理員發送郵件service@ainongdou.com,經核實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