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備豬的選留與飼養管理

一 選種

1、后備豬選留數的確定

依據各場的生產情況決定選留數量,一般后備豬應占豬群的20-25%?;A母豬年度淘汰率35-40%。

后備豬更新率=(年淘汰母豬數+死亡母豬數)/基礎母豬存欄數*100%

考慮后備母豬的淘汰、死亡等原因,每年補充后備豬數應是基礎母豬數的40-45%。

選留量=生產母豬數*母豬更新率/60%。

2、選豬原則

選豬結合家系繁殖性能測定綜合指數(純種豬一般要求BLUP指數達到106-110),選留發育良好,7對奶頭排列均勻,而且無異常奶頭,陰戶大而正常,四肢健壯后腿見開闊,走姿良好,體形良好,符合品種標準的后備豬。


3、具體選擇標準

在選擇后備母豬時,應遵循一些既定標準,以確保種豬最佳的產量和壽命;挑選現場也許不可能滿足所有選擇標準,因此目標是選擇所有性狀的合理平衡,而不是讓一兩個指標優于其他的方面。在評估后備豬肢蹄和腿部時,應注意豬是踩在堅實的地面上。

1)身體狀況

選擇快速生長、體況適中的后備母豬

選擇體型和身體狀況相同的動物

整體結構良好,后部結構良好;

背腰平直,沒有露肩;

避免過度肌肉化;

重點放在繁殖性能方面;

避免明顯的感染和創傷,如膿腫、傷口、咬尾、皮疹、流淚等

避免腹部破裂。

2)后腿

避免僵硬或跛腿的臀部,以及走路不平衡;

避免關節腫脹;

避免膝蓋/關節擦傷或鈣化的跡象;

避免一般受傷的跡象;


3)前腿

強壯而筆直的腿

避免屈膝;

避免腿張開呈外八字;

避免腳趾向內,內八字腿。

4)乳頭

至少12個有效乳頭,如不影響其它選擇性狀,最好是更多;

避免瞎奶頭,甚至內陷的乳頭;

良好的腹線,兩側乳頭勻稱,每條線上有一半的奶頭;

奶頭應相對靠近腹部中線,以便在母豬躺下時方便仔豬靠近;

避免乳房疾病或其它功能障礙的跡象

5)陰戶

發育良好,大小和形狀良好;

避免幼稚外陰-這可能表明生殖功能不發達;

避免雌雄同體的豬;

避免共用外陰和肛門;

避免小而尖的外陰,因為它們可能會引起繁殖問題;

避免咬傷和擦傷;在選擇前仔細檢查傷口,并確保在交配前傷口愈合;

避免疤痕,選擇前仔細檢查

6)腳趾

甚至腳趾有輕微的伸展

避免腳趾或腳墊開裂;使用靈活的膠粘劑,但后腳趾不能接觸地面;

腳趾內側小會對關節造成不均勻的磨損和壓力

7)后臀部(1/4)

后臀部平滑,坡度好,

避免鐮刀狀腿;

避免牛角腿。

二 飼養管理

1、驅蟲

選留后備豬在體重90Kg以上的在育成欄先驅蟲(0.7克/頭,拌料空腹喂給).

2、轉入配種欄

6月齡后就應轉入配種舍以適應環境,使后備豬盡早多接觸配種妊娠舍微生物起到免疫作用促使后備豬得到保護.

3、免疫

根據本場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配種前1個月做好細小病毒的免疫.

4、飼喂

后備豬的正確飼喂有利于正常發育,建議喂量如下:

體重(Kg)

采食量(Kg/d)

50-90

1.8

90-120

2.8

配種前2周

3.5

5、誘情

1) 與成年公豬隔欄接觸.

2) 調欄、合群。

3)運動。

4)短期控料與催情補飼,飼料添加魚肝油或VE.

5) 激素催情。

6、配種

1) 初次配種的一般要求:

日齡

240-250d

體重

>135kg

背膘厚度

16-19mm

配種時間

第2-3次發情

2) 做好發情記錄與發情鑒定

后備豬到了發情日齡(180日齡)后,應每天讓公豬進圈檢查后備豬是否發情并記錄發情日期,做好配種計劃,進入配種欄后備如果90天內不發情的應淘汰。

|聲明:本站內容來源于網絡或農兜會員發布,農兜只作為信息發布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任何圖片、內容、觀點等內容版權問題,如對內容有歧義,可第一時間聯系本站管理員發送郵件service@ainongdou.com,經核實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

評論 0